首页 > 电脑资讯 > IT服务

十年推荐:改变互联网生活的六大网络工具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   时间:2018-10-27  点击:104次

    今天,论坛、E-mail、QQ、搜索引擎、视频分享已经是我们畅游互联网生活最平常、必不可少的工具。短短十几年,互联网带给我们太多惊喜,而这些惊喜的发生,离不开以下这些网络工具的诞生:

    一、BBS(论坛/网络文学)— 1998年

   “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行。所以我并不爱你。”1998年,台湾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博士蔡智恒(网络昵称痞子蔡)在BBS上发表了个人处女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被誉为网络文学的开山之作,令网络文学热迅速在华文地区蔓延开来。这部小说的火热程度令人咂舌,在网上被各大论坛不断转载、推荐,引起无数跟贴,痞子蔡的唯美爱情将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吸引进网吧,以至于“网恋”成为当时最流行,也是让家长最头疼的社会现象之一。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成为了一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BBS作为早期第一个成熟的互联网应用正式“红动中国”,1998年也被称为互联网界真正意义上的“BBS元年”。而事实上,早在1994年5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就开通了中国大陆的第一个BBS站点——曙光BBS站。随着BBS的普及,“灌水”、“拍砖”、“顶”、“踩”、“楼主”、“沙发”等词汇也终于登堂入室,成为了一代网络流行语。

    中国早期BBS的经典代表包括早期的四通利方体育沙龙论坛(新浪前身),1997年中国男足世界杯预选赛十强赛期间,网友老榕的《大连金州没有眼泪》的帖子,发在四通利方体育沙龙论坛48小时后,便获得了超过两万次的网民点击,创下了当时的历史记录。

    二、E-mail/丁磊— 1999年

    1987年9月,在德国维纳·措恩(Werner Zorn)教授的帮助下,王运丰教授和李澄炯博士于9月20日向德国成功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邮件内容为“穿过长城、走向世界”。这是中国人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十年后的一天,一个叫做丁磊的大男孩拿着几页纸的“丰富和发展ChinaNet”的建议书,敲开了时任广州市电信局数据局局长张静君的门,后者正负责广州整体互联网建设。同年,张静君与丁磊合作,在国内率先推出免费电子邮箱163.net。

    但这仍然不是中国的“电子邮箱元年”,时间再过了两年。这一年,电子邮箱服务终于成为了新的互联网杀手级应用,正式进驻中国。当年的主流网站新浪、首都在线263、21CN等等均在1999年推出了免费邮箱服务,虽然互联网在中国刚刚兴起,网民基数小,但e-mail技术当本身具有的便利性和普适性使其与其他互联网服务相比优势明显,中国网民邮箱拥有数量突然爆发,与日俱增。

    1999年有关邮箱的另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163电子邮局5000万转手事件”。与丁磊合作后,张静君率领的飞华公司(广州电信数据分局工会投资)推出了广州首个网站--广州视窗上线,随后利润提高了十倍。但在1999年,在增长迅速却没有直接收入的压力下,张静君决定卖掉163.net,此事轰动一时。

    三、聊天工具/马化腾— 2000年

    1996年,三个以色列人决定开发一种使人与人在互联网上能够快速直接交流的软件。他们为新软件取名ICQ,即 “I SEEK YOU(我找你)”的意思。6个月后,ICQ宣布成为当时世界上用户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一年后,中国一位技术工程师马化腾发现ICQ的英文界面和使用操作难度有碍中国用户的使用,于是与伙伴张志东,开发出符合中国用户习惯的ICQ类似产品。腾讯公司将新软件命名为OICQ。

    然而,2000年,美国在线发出律师函向腾讯公司交涉,认为OICQ的域名oicq.com构成对ICQ域名的侵权,有误导用户认为OICQ的服务就是ICQ的服务之嫌。鉴于美国法律规定被告的名字与原告的名字有超过2/3的相似之处,就构成侵权,为避免纠纷,2000年4月,oicq.com改名为tencent.com,腾讯公司随即全面更换OICQ的名称,改称“腾讯QQ”。

    就在这一年4月,QQ用户注册数突破500万,5月份QQ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十万大关,6月QQ注册用户数再破千万,11月2000版本正式发布,每个月都有惊喜,每个月都在超越。QQ用户的飞速增长让人始料未及,即便它的创始人也不例外。用马化腾的话来形容,“到了2000年的时候,随便走进一个网吧,聊天工具QQ跳动的企鹅已经成了流行,我没想到那么多人在网上争着和认识不认识的人聊天,好多人用QQ聊天是为了学习打字。”

    四、搜索引擎/百度 李彦宏— 2004年

    2003年年末,百度总裁李彦宏撰文写到,在过去的一年,中文搜索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搜索逐渐成为了很多网民生活的一部分,一个简单的搜索框,能做的事情其实超乎很多人的想象。2003年百度搜索在推出两年不到的时间里,自有流量第一次超过了国际巨头,开始引领中文搜索的方向。在他看来,2004年,百度将全面超越竞争对手,领跑整个中文搜索市场。李彦宏没有食言。

    2004年6月1日,根据Alexa公布的最新流量排名,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www .baidu.com)在网****问量上已经击败Google.com 并成为全球第四大网站。而另一中文搜索引擎3721.com在此次排名中名列第七位。到了年底,中国权威的互联网调查公司iResearch发布的《2004中国搜索引擎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中百度依然处于领导者地位,网民认可度高达85.3% 。其次分别为google、雅虎和一搜、网易、新浪、搜狐等。

    而这个时候,百度统计的每日搜索次数已经高达1亿以上,而搜索词汇类型则包括了衣食住行、工作等各个领域,证明中国网民对搜索引擎的使用已经开始成熟。

    2004年,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日前也投资了1000万美元,参股中国内地最大的网络搜索公司百度。2005年,百度登陆纳斯达克。

    五、博客/徐静蕾— 2005年

    作为四大花旦之一,徐静蕾一直保持着不错的曝光率,但与章子怡、赵薇和周迅相比,徐静蕾略显不愠不火。但在2005年末,她以一种新奇的方式再次吸引大众眼球,那就是“老徐的博客”。

    2005年10月25日0:25,徐静蕾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了第一篇个人博客《难道我的博客生涯也要开始啦?!》,全文只有“还不太适应……等等我……适应适应……”十二个字,却最终吸引了16万的点击和1288篇评论,其中既有粉丝的惊喜也有嗤之以鼻的不屑。但无论如何,这都阻挡不了老徐迈向了全球中文第一博的步伐。

    两个月后,徐静蕾出席新浪年度网络盛典,获得了新浪2005年度博客大奖,开博112天后,徐静蕾博客点击率突破千万,创造了最高的点击率,被称为刷新了中国互联网的历史纪录,有人戏称老徐:天下第一博。

    徐静蕾博客的大热同样验证了新浪“名人博客”战略的成功。作为全球最为领先的中文网络平台,新浪完全有耐心看着一项新应用走向成熟,然后凭借其平台的巨大优势迅速使其主流化,并成为这个领域的领袖。

    六、视频 胡戈/馒头-血案— 2006年

    陈凯歌的鸿篇巨制《无极》登上了2006年贺岁档期。可这样一部汇集名导明星、投资3.5亿、仅宣传经费就过亿的巨片,最终却是成就了一个网络视频短片。这就是胡戈和他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年初这场恶搞最终奠定了2006年成为视频分享元年的基础。

    “一个小小的馒头引发出一场惊天血案,本该是天真无邪的儿童却因为一件小事造成了人性扭曲…公安干警奉命抓捕犯罪嫌疑人…案情扑朔迷离,敬请收看《法制在线》2005年终特别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馒头》将《无极》中的一些镜头与中央电视台法制新闻节目镜头编辑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杀人案件的侦破过程,在国内掀起了“馒头热”。而陈凯歌导演义愤填膺欲将胡戈告上法庭以及其“做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的经典语录更使此事不断升温。

    胡戈弄出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让被《无极》票价弄得失衡的群众心理,以通过下载和上传视频的方式恢复了平衡。一位“馒头饭”直言:“这是在互联网上才会出现的奇迹。”相对而言,网络视频审查少、限制少、传播快,可能被有限屏蔽,却不可能被完全控制。技术上使网络使用者的个人表达成为可能,而且能使有相同感受的个人迅速集合起来。这就是网络视频在2006年火热起来最基础的原因。

推荐游戏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