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通招聘获2800万A轮融资:如何打造一个有逼格的垂直招聘社区
发表时间:2023-09-11 来源:明辉站整理相关软件相关文章人气:
[摘要][导读]主打社会化招聘的周伯通招聘今日宣布获得28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是网易旗下的网易资本,目前资金已全部到账。周伯通在2013年经历了团队的重组,网站于今年年初重新改版,新版本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的人才招聘社区,而从新版上线到获得A轮融资只用了不到六个月的时间。" heigh...
[导读]主打社会化招聘的周伯通招聘今日宣布获得28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是网易旗下的网易资本,目前资金已全部到账。周伯通在2013年经历了团队的重组,网站于今年年初重新改版,新版本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的人才招聘社区,而从新版上线到获得A轮融资只用了不到六个月的时间。
" height=
据周伯通创始人冯涛介绍,自年初正式改版上线后,使用周伯通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已经超过了6000家,截至目前,这些企业已经发布了超过三万个职位机会,简历投递接近70万人次。
今年以来,沉寂多年的网络招聘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融资热潮,猎聘网、拉勾网等网站陆续拿到了巨额融资,传统的几家招聘巨头因为招聘效率的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诟病,未被满足的需求催生了这个行业的新生力量,“传统招聘网站是销售导向的公司,产生的大量冗余信息让效率越来越低,远远满足不了新兴行业的需求”冯涛说,“行业细分+以用户为核心将是在线招聘发展的方向”。
冯涛曾就职于IBM,离职后开始互联网方向的连续创业,曾创立了豆瓣上最大的招聘小组,拥有超过30万的活跃用户,累计有10万家企业通过小组发布过职位信息,“豆瓣小组提供了一个对话平台,改变了传统招聘中信息与人的交互方式,而是变成了人与人的交互,让企业方与用户方能够平等的对话,这是小组持续火爆的原因”冯涛说,“传统招聘网站是一个工具属性较强的应用,好比是卫生间,用户有需求了就来,用完了就走,而我们希望周伯通未来打造的是一间会客室,不仅有职位信息,更有职位背后的人“
谈及这次融资的过程,冯涛表示由于网易有新闻跟帖这样的社区类产品,双方对于社区类的产品前景一致看好,所以与网易资本的对接非常顺利,在双方接触的第一天就敲定了投资意愿。
作为周伯通招聘的A轮投资人,网易资本的执行合伙人夏伟钧表示:“网易资本非常看好互联网招聘市场,我们认为企业招聘方与应聘者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为平等,但大部份现有服务并不能完全满足新一代的求职者需求。周伯通招聘应大势所趋,做出了很有特点的服务。不单帮助应聘者更全面的了解企业并以作出正确职业选择,而且帮助招聘方找到高质量和稳定的人才。周伯通的创始团队对招聘市场有独到的理解和创新产品规划,所以我们有信心他们将颠覆招聘市场。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作出了投资周伯通招聘的决定。”
关于这笔资金的用途,冯涛表示资金一部分将会用于产品研发,提供给用户更为优异的产品体验,另外将运用大量的资源,推出一系列招聘扶持计划,真正帮助优秀初创企业解决创立初期的人才招聘难题,发挥垂直的招聘的特色,帮助企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人才。
以下是创始人冯涛在i黑马的独家分享,如何打造一个有逼格的招聘社区:
07年初,当时的我刚毕业不久,还在IBM就职,做的是Mainframe平台上的开发——嗯,相信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技术宅都没听说过这个鬼东西,而我就是这个奇葩系统中的一份子。
这个技术实在是太冷门了,网上能寻找到的资料大多来自一个叫做主机中国的社区,我在那里了结识很多和我一样苦逼的同行们,每次公司提供一些内部推荐的职位时,我都会在社区里卖力的跟大家讲(好吧,我承认有奖金可拿),好几个很牛B的技术人才就这样被我忽悠进入了公司。慢慢的,我发现我招人的效率比公司里的专职HR还要高,她们通常都是通过传统招聘网站的后台检索简历,然后逐一电话安排面试,大多数接到电话的人要么技术方向有偏差,有么根本没有跳槽的意向。
经过当时的分析,我觉得在社区里招聘效率更高原因是:
1,包装营销,通常我发职位的时候会用一些标题党的方式吸引大家的眼球,让有潜在求职意向的人也能看到这个职位信息。
2,人群精准,职位消息散播的对象都是目标候选人,技术方向完全符合。
3,信用背书,HR很难通过简历的内容识别出一个人的技术好坏,通常我的推荐语会大大的增强双方的信任度与好感度。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招聘市场里还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需求,也许是一个值得去颠覆的行业。
07年的10月,我在豆瓣上创立了一个小组,起名叫【圈内招聘】,所有泡豆瓣的人都可以免费的在这里发布职位,起初的几个月里,我没太把它当回事,也几乎没有怎么运营过,直到有一天有人在豆邮里给我发了封感谢信,说他们公司前几天发了个帖子,还真招到了几个不错的小伙伴,感谢我建立了这个免费的招聘渠道。从那之后,我开始花费更多的精力来管理这个小组了,到今天已经拥有了接近30万的用户,每天有数百个新增职位,是豆瓣最大也是最活跃的小组之一。
豆瓣用户的粘性很高,他们来豆瓣有很多目的,看书、看电影、约炮等等等等,招聘、找工作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很多时候只是“顺带着”看到一些职位信息,看到吸引自己的信息时才会去投递,这和传统招聘网站中,只有当用户处于明确的“求职状态”时才访问有明显的区别。另外一点,在组内招聘的企业hr大多也都是豆瓣深度的用户,他们和求职者很快速的打成了一片,在社区内有很多的互动,这也和招聘网站上冷冰冰的招聘广告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两个主要的不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2011年中,社交招聘这个概念逐渐红了起来,而当年的微博也红的发紫,我决定离开上一家创业公司,专心来做一个基于微博的招聘服务,也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周伯通招聘,取名自【job通】的谐音,当时拉起了四人的小团队,开始了在车库咖啡的创业。
我们应该算国内最早的以社交招聘为切入点的创业者,很多媒体也跟进做过一些报道,当时的服务模式很简单,使用微博账号就可以直接登录到我们网站,免费的发布职位,发布之后这个信息会被同步到微博、豆瓣等等社交媒体。因为简单易用,很快速的积攒了几十万的用户。
但好景不长,半年之后我们的数据就开始停滞,增长越发缓慢,我在后台观察各项数据,发现职位数和投递数还是很不成比例,有很多类别的职位几乎收不到任何的简历,HR们并不知道我们这个网站适合发布什么样的职位,只知道这里是免费的,发上来再说,用户这端也是如此,看上去什么职位都有,但适合自己的并不多,久而久之,双方都觉得网站上的效率不高,逐渐远离了我们。
离开我的还有当时一起创业的伙伴,大家都觉得这个事情很难再做起来了,于是整个项目开始搁置,只剩下我一个人,直到13年下半年,我找到了新的合伙人,也很幸运的拿到了一笔天使投资,项目开始重新启动。
我反思了很久,为什么之前的模式很难持续,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专注——什么行业都做,什么样的企业和用户都往里面拉,造成的后果就是哪一行也不专,用户也很难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这个网站到底适合招什么人。
切细分市场,只做移动互联网人才
所以这一次我很坚决的把行业限定的很窄,只做移动互联网的招聘,尤其是以开发人才为中心来做,这几年在车库的一段经历让我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有了比较深的感受,那就是移动开发的人才资源将会变得越来越宝贵,到了14年初,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也逐渐感受到了互联网行业带来的冲击,很多企业着手准备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我相信未来的三到五年,整个市场对移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迫切,而我要做的就是这个特定品类的【人才专卖店】。
前阵子有一篇分析微信对阿里造成冲击的文章,里面提到微信的使用频次远高于淘宝,二者是不同维度的较量。其实招聘就是一个极度刚需但使用频次又极低的服务,就个人而言平均1-2年才会使用一次,想长期的留住用户很难。想提升服务使用的频次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想到了一种【嵌入式】的服务理念,也就是用户在哪里我们就把招聘服务做到哪里。
那这个服务到底要嵌入到哪里呢?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每天都访问的服务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1,社交媒体,包括微信、QQ、微博、豆瓣,这一类我们已经有了几年的积累,加起来有70万左右的行业用户,目前正在进一步细分账号,让每一个职位类别都有大量的种子用户。
2,专业论坛,这应该是目前最大的技术人才聚集地,以我们的合作伙伴安卓巴士为例,80万的注册用户全部都是android的开发者,他们通过社区每天讨论技术问题,访问的频次也会非常的高。
3,行业媒体,包括像i黑马、36kr,虎嗅等媒体,也是圈里人必读的内容。
当我们能够有效的利用好上面这些渠道时,我们就不再需要用户长期的驻留在“周伯通”这个网站内,用户只要使用自己常去的网络应用就好,我们会把制作精良的招聘广告,精准推送到目标群体的眼前,吸引他的兴趣来点击,进而引导他投递出简历来。
理清了这个思路以后,我们从去年10月开始陆续服务了几十家企业,取得了比较惊人的效果,很多之前不为人知的优质公司,几周的时间内就变成了技术人才争抢的对象。这也给我们确定这样的发展思路增强了信心,随后我们快速推出了新版的线上产品,很丑也很简单,但经过这几个月的不停迭代,已经可以“丑媳妇见公婆”了。在这段内测期加入进来的企业超过了1200家,国内top100的互联网企业几乎都在,每天的简历投递量也超过了3000次,于此同时,我们也和一些热门的技术社区达成了合作,由周伯通独家代理这些社区的招聘服务运营,这样我们服务可以送达的技术人群就一举超过了200万。我们很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来搭建一个完整的生态,让企业可以使用到简单、有效的招聘服务,让技术社区的运营者有更好的收益,让候选人发现更多优质的公司。
上面是电脑上网安全的一些基础常识,学习了安全知识,几乎可以让你免费电脑中毒的烦扰。